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简报 > 正文

中心简报

宜宾市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用音符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

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2年05月18日

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孙杰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故事

我的名字叫孙杰、男、汉族、四川珙县人,现任珙县文化馆馆长、省音协会员和省流行音乐协会常务理事,从事作曲、编曲和录音制作工作10余年,先后创作、制作各类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等100余件,参与创作大型音乐剧、话剧、舞剧等作品5部。2019年下半年至今,拨打四川手机移动电话的彩铃,会听到熟悉的铃声:幸福其实很简单,做个好人也很容易。这个铃声即出自我的歌曲《做个好人很容易》。今天我想说的是,做谱写传唱家乡民族音乐的乐者我很幸福,我要做的是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的好人。

一、用真心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

读师范期间,我选学的是美术专业,主要学习油画,业余就是爱好篮球、阅读、写作。2001年,师范毕业,分配到距离县城100公里的王家镇中学。这里是川滇边界少数民族最多的小镇,适逢赶场天,身着传统服饰的苗族同胞背篼挑担穿梭于小镇的街巷,这是我见到苗族同胞最多的地方。在王家镇教书期间,我接触了当地的苗族同胞,在工作中与苗族同胞打交道时间更多,也会听到一些听不懂内容的苗族歌曲,特别是苗族古歌的旋律总是萦绕在我的耳畔,奠定了我创作苗族音乐的原始动力基础。

珙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苗族文化底蕴厚重。但要深入了解苗族文化的本质内涵,需要进一步走进苗族同胞的心灵世界,我时时“挽着”一群爱好苗族文化的伙伴在交流中捕捉苗族音乐最本真最至纯至善的元素符号。2012年,我为珙县苗族原生态叙事歌曲《亚罗卡得罗》编曲,并和身边的一群苗汉小伙伴倾情演绎,几个不懂苗语的汉族青年一句句地学习苗语,领会歌词的内容,体味歌曲的意境。《亚罗卡得罗》这首在苗寨传唱千年的古歌,先后获得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传统民歌赛金奖,两次获得全国山歌比赛金奖。2018年6月,我以评委身份参加珙县举办的苗族古歌邀请赛,选送演唱了一首《出嫁歌》,感动了川滇黔的全体参赛成员和现场近万名观众,也深深的感动了我。我将苗族蜡染艺术和婚嫁古歌文化糅合,创作了舞蹈音乐《苗蓝》,2019年,《苗蓝》获得四川省文化厅、省人社厅主办的第二届四川艺术节“群星奖”,该舞蹈还多次参加省市各类演出,让众多观众感知苗族历史婚姻文化,认识苗族蜡染艺术。近年来,我又创作的《七彩苗染》《苗彩飞歌》《拄筜》等具有典型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多次点亮国家级、省市级文化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川南苗族,感受川南苗族文化。2018年我又担任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开幕式音乐制作。不过我觉得我的作品和我个人获得奖项荣誉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节目一上舞台,懂苗族历史文化的同胞感动得泪流满面,不懂苗族历史文化的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会被这样的舞台艺术深深地感动。这样的音乐架起了民族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样的文化能够产生共鸣,得益于有这样一块民族融和的深情土地。

4F8C2

孙杰参与编排的苗族音乐剧《苗蓝》

从2012年开始,我身边的几个汉族小伙伴与珙县的苗族同胞,怀揣着不同民族的身份证,用共同的语言在省内、江西、江苏、湖南等各地各级舞台演绎着川南苗族古歌《亚罗克得罗》等歌曲。近年来,随着我创作的作品获得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观众的认可,也让我被确定为首届四川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资助对象。我的作品在县市级舞台获得家乡父老赞许的语言,也从全国各地捧回不同的奖项。被表彰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是珙县这片多民族耕耘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兄弟姐妹赋予我生生不息的源泉,激发我创作公益歌曲和民族音乐的动力,也让我收获了与各民族之间亲密无间的深厚友谊。作为一名汉族音乐者我希望通过音乐的桥梁走进丰富多彩川南苗族的精神世界,去和他们成为朋友、研究他们的音乐和文化,和他们大碗喝酒、弹琴唱歌,然后再把他们祖祖辈辈的声音传唱到外面的世界去。无数个夜晚,在浓烈的酒里,在清纯的歌中,我们为文化而喝酒,我们为友谊而放歌。

F551D

孙杰(前排右三)和《亚罗卡得罗》的少数民族演唱者参加四川首届传统民歌大赛

二、用爱心谱写公益事业的乐章

2019年6月17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撕碎了珙县、长宁这片土地上安睡梦中的各族同胞的宁静。一边是受灾同胞的伤痛,一边是抗震救灾的大爱。灾情发生后,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我和身边的各族同事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录音棚里谱写出抗震救灾歌曲《爱的维度》。《爱的维度》给予了广大受灾同胞极大的精神鼓舞,歌曲MV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被多家中央、省、市级电视、电台、网络媒体转载和滚动播放,达到了数十万阅读量和播放量,珙县各族男女老少更是几乎人人会唱。对于这种诠释灾难音乐作品,我真的不愿意触摸,它是因为灾难而产生,我希望创作的更多是公益作品浸润平安中生活的每一个人,比如我创作的《做个好人很容易》《老师您好》《今天是五一》《相拥在春天里》等一批公益歌曲,其中《做个好人很容易》被全国很多城市播放,这样的公益作品激励着身边的人不断向上向善,共创和谐幸福美丽家园。

三、用恒心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当听到准备把我推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忐忑的,因为还有很多为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做着实实在在工作的人,比如深耕在民族地区的乡村干部、驻扎在民族地区的扶贫干部、扎根在民族地区的众多教师、奉献在民族地区的医生护士,他们,比我付出的更多。因此,面对这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我心里更多的不是把他看作一项荣誉,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到欣喜,我觉得这个称号意味着我和我身边的各族同胞的友谊得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的认可和见证,他让我们的友谊又多了一分厚重的意义,我们应该珍视它,让它见证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当前,珙县正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有幸参与此项工作,我心里最大的感受是,民族团结进步应该自然而然的成为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一种自觉意识,小到我们身边每个人,大到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团结一心、共赴艰难、共创辉煌,这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吗?我们共同在珙县这片热土上,播种希望,收获友谊,当这种亲密无间的友谊共同升华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不断前进的力量,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果才真正取得实效,民族团结的力量才真正得以彰显!

我创作的歌曲《做个好人很容易》,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四川好人发布式主题歌全省推广,还做成了全省的移动手机彩铃,我想告诉大家,做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者,也很容易,只要心中有情怀,耕耘民族团结进步的沃土、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必能收获民族团结进步的硕果。